TOP
外媒3月26日消息:欧盟宣布从4月收紧钢材进口配额,印度政府却信心满满,认为强劲的国内需求足以抵消影响。印度知情人士周三表示,尽管欧洲是印度钢材重要市场,但印度本地消费增长迅猛,行业能“扛得住”。
欧盟周二确认将减少免税配额,超额钢材加征25%关税,预计流入量减15%。目前印度尚未正式回应,但内部评估已显乐观。
印度钢市底气何来?2023/24财年,印度钢材消费高达1.36亿吨,同比增长10%,得益于基建热潮(占需50%)和汽车业扩张(占15%)。同期出口仅750万吨,占产量的5%,显示内需主导。本财年前11个月,印度向欧盟出口203万吨(占总出口46%,约440万吨),虽是重要市场,但相比国内市场只是“小菜一碟”。消息人士称,“增长速度太快,出口减少也能消化。”2024年印度粗钢产量1.4亿吨(全球第二,仅次中国),消费远超出口,支撑这一判断。
欧盟限制并非无影响。203万吨出口若减15%(约30万吨),按每吨600美元计,年损失约1.8亿美元,对一些钢企(如塔塔钢铁,出口占产10%)有压力。但国内需求弥补缺口:2024年基建投资增12%(约5000亿卢比),建筑钢需7000万吨,填补绰绰有余。美国关税影响则被认为“微不足道”,因出口仅50万吨(占1%)。中国钢材(2024年产10亿吨)对美出口少,未引发大规模转向印度,消息人士仍视其为“最大威胁”。
印度也在自保。本财年前10个月,从中国(300万吨)、韩国(150万吨)、日本(100万吨)进口创纪录,净进口200万吨。上周,政府建议对部分钢材加征12%临时关税(200天),遏制低价流入。这与欧盟策略类似,显示全球保护主义升温。若欧盟配额严格执行,印度钢价或涨5%(约650美元/吨),利好本地钢厂(如JSW Steel,年产2700万吨)。未来若国内需求续增(预测2025年1.5亿吨),印度或成钢市避风港,但需警惕进口压力。